从当前市场动态来看,北京时间6月16日午盘,国内期市原油板块整体表现强劲,呈现全线飘红态势。具体数据显示,原油主力合约报收541.6元/吨,涨幅达5.43%;液化石油气主力报4398元/吨,涨幅2.88%;燃料油主力报3276元/吨,涨幅3.38%。这一上涨趋势主要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推动,市场情绪偏多,但需结合基本面数据综合评估其持续性。
在消息面回顾中,金联创统计显示2025年5月中国炼厂保税低硫船用燃料油产量为95.5万吨,环比下降8.44%,同比下降28.21%,反映出供应端收缩对价格形成支撑。高盛的预测指出,中东石油供应预计不会受干扰,且美国页岩油以外地区的强劲供应增长将推动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25年第四季度分别降至55美元/桶和59美元/桶,2026年进一步降至52美元/桶和56美元/桶。这暗示当前上涨可能缺乏长期基本面支撑,尤其以色列袭击伊朗油库的消息(如攻击德黑兰两个油库)虽加剧市场恐慌,但消息人士称油库为空,实质性影响有限。整体上,地缘事件更多是情绪性驱动,而非供应中断的真实威胁。
机构观点提供了多维视角:东吴期货强调国内炼厂价格企稳,但终端燃气销售承压和库存走高导致基本面宽松,加之化工需求回升空间有限,原油上涨对液化石油气的带动力度不足;方正中期期货则关注成本强势和燃料油基本面,指出低硫结构走强和高硫发电需求改善,中东地缘冲突可能提升高硫估值,短线燃料油走势强劲;中泰期货聚焦以色列伊朗冲突的不确定性,认为油价波动源于市场情绪释放,而非供给实质性变化,若冲突升级或缓和将引发价格震荡,当前追涨风险高但短期强势可能延续。这些观点凸显市场矛盾:地缘风险推高价格,但基本面疲软和供应过剩预测构成下行压力。
综合以上分析,我认为当前原油板块上涨更多是短期情绪性反应,缺乏坚实的基本面支撑。一方面,地缘冲突(如以色列伊朗事件)放大市场波动率,推动投机性买盘;另一方面,高盛对中长期价格的看跌预测、中国炼厂产量下滑以及库存压力,暗示潜在回调风险。投资者需警惕情绪退潮后的回归理性,重点关注冲突进展和需求季节性变化(如淡季因素)。在操作上,短线可顺势而为,但中长期应谨慎评估供应过剩和全球经济放缓影响。
石油上涨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?
石油作为全球公共生产资料,它的价格上涨最终是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来买单的,包括美国这样的国家。 可以设想,一旦石油价格上涨突破了部分国家地区的承受能力,必然会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下降,引起大面积经济衰退,进而地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出现。 美国会成为打击世界经济发展的元凶,丑恶嘴脸和罪恶行为,昭然若揭。 石油对于全球来说,从来没有因为人为操纵而显得如此珍贵。 石油价格如果再受到很强的人为控制,经济问题就会复杂化,对石油的争夺必然要演变成野蛮的武力行为。 一旦石油问题再次演变成为战争问题,战争针对的首要对象,必然是美国和美国的势力范围。 不要认为美国强大,就可以对其他国家不妨在眼里,在这个多变的时代,战争本身的内涵和形式,也是灾发生变化的。 “911”事件本身就说明,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力量和手段,是美国人防不胜防的。 树敌太多,必定会遭到报应。 在本拉登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,不要为了自己的意图,去给全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损害,否则“911”的悲剧很有可能重演。 你拼命拉抬物价,都不让人家活了,人家还不要你的命?想当初,美国扶持本拉登,本来是要打击自己的政治死敌,结果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敌人。 今天,美国又在操纵石油价格,本来是要损人利己的,可是今天的世界问题太复杂,美国人光知道打自己的如意算盘有些问题您还没看清。 吃亏了,总要长记性吧。 不能老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直接开采的石油是原油还是成品油?
石油又称原油,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。 主要是各种烷烃、环烷烃、芳香烃的混合物。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,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。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,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: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。 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: 1、点燃式发动机燃料 有航空汽油,车用汽油等。 2、喷气式发动机燃料(喷气燃料) 有航空煤油。 3、压燃式发动机燃料(柴油机燃料) 有高速、中速、低速柴油。 4、液化石油气燃料 即液态烃。 5、锅炉燃料 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。 二 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,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。 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%左右,但其品种繁多。 三 蜡、沥青和石油焦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,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。 四 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。
为什么中国油价这么贵
中国油价之所以较高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1. 中国的石油依赖进口,进口依赖度高达70%以上,进口原油再加上运输储存的成本,让中国的油价不可能像中东国家那样便宜,而且中国本身的石油资源开采难度大,开采成本高,拉高了原油的成本。
2. 国内燃油成品税比较高,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中税负高达50%。 燃油成品税是指政府对燃油在零售环节征收的专项性质的税收。 从这一点看燃油税的推出,是国内油价居高的重要原因。
3. 国内油价不仅包含原油价格,还包含炼油、输油、加油站等各个环节的成本,最后还要再加上燃油税。 如果刨去税款的话,每升价格应为2.95元,实际上这和美国多数加油站的价格是持平的。
4. 国际局势不稳定,俄罗斯是全球石油的重要出口国,因为其与乌克兰的危机导致其石油出口量大幅度降低,因此国际原油的需求量就呈现供小于求的状态,传导到中国油价自然就会出现上涨。
5. 疫情的影响,国外很多油田并未大面积开工,导致原油供应更是少之又少。 全球原油供应数量变少,以及美元贬值和欧佩克对各国石油的供应限制,也导致了中国油价出现了大幅上涨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中国油价较高,但并不是全球最贵的,而且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,以期降低油价。